中国工业气体行业需用高质量破解“短气”之痛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资讯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需用高质量破解“短气”之痛

2024-09-28 技术资讯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怎么样应对?”当苏州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向华在近日于江西南昌举行的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第29次会员大会上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时,引发了在场业内人士的强烈反响。

  统计表明,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迅猛。 自2010年的41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350亿元,工业气体行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0%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工业气体消费量还处在较低水平,市场空间较大,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尽管未来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工业气体行业也需要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改变‘短气’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成为跨国气体公司重点发展区域,需要行业不断加大整合力度,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洑春干说。

  工业中把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产品统称为工业气体。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广泛应用于冶金、钢铁、电子、医疗、环保、食品等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 具有“公用配套事业”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同时,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工业气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先导作用。

  “工业气体在下游用户的原料成本中占比很低,且需求具有刚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行业发展一直比较稳定且较为快速。”洑春干表示,我国工业气体行业也面临着研发能力薄弱、研发投入不足等行业发展短板,尤其是在一些较为重要的领域,比如电子特气作为芯片制作的原材料,目前除了少数品种已经国产化之外,大多数品种仍然依赖进口,急需解决“短气”之痛。

  金向华认为,中国工业气体的中小企业应当从提升管理水平、加大资源整合、持续研发投入以及响应“一带一路”倡议4个方面积极应对,提升质量水平,要聚焦主业,深耕细分市场,同时突出重点,做强优势产品。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现有加氢能力满足不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现状。”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金林建议,分阶段建设我国的氢能供应体系和加注网络,第一阶段发展建设以工业副产氢源为基础的氢能供应体系和加注网络;第二阶段发展建设以再生能源制氢为基础的氢能供应体系和加注网络;第三阶段发展建设以太阳光合作用下分解水产生氢气为基础的氢能供应体系和加注网络。

  当前,业内人士将中国工业气体市场总结为“外资几家主导,内资百舸争流”。“现在国内的气体企业有3000多家,小而散的问题十分突出,跨国企业已经采用收购整合的策略,扩大在我国的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行业急需加大整合力度,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我国气体行业的服务水平,合力打破跨国企业的围堵,将我国的工业气体企业做大、做强。”金向华说。

  在盈德气体集团CEO李征宇看来,全球长期资金市场一直非常青睐气体行业 。目前,全球排名前4位的四大气体公司总额超过400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中国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0%。从发展历史来看,过去40年国际气体市场翻了10倍,先后经历了1985年至2000年、2001年至2010年两次高速发展阶段,其中第二个快速地增长阶段主要得益于中国气体市场的快速发展。

  目前,各大跨国气体公司以合资或者独资的方式在我国设立气体企业,而国内气体企业相对规模较小,产品品种单一,一般为年营业额千万级别的区域性企业,并受制于设备、技术、资金、物流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发展存在比较大瓶颈。“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的策略主要定位于大型现场制气市场,因此零售气市场与中小型现场制气市场已成为内资企业争夺的焦点,这一市场的特点是客户对单一气体需求量比较小,但对气体品种需求较多,供气方式以零售为主。”金向华说,随着气体需求的多样性、特殊性、复杂性要求逐步的提升,部分内资企业将通过兼并收购、技术升级逐步占据更多市场占有率,以提升公司和行业竞争力。


微信扫一扫

手机官网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