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业气体行业研究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2022年工业气体行业研究报告

2024-07-08 行业资讯

  工业气体,即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产品,种类非常之多。按组成成分不同可大致分为工业纯气和工业混合气。按化学性质不同可大致分为剧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易燃气体(如氢气、乙炔等)、不燃气体(如氧气、氮气和氩气等)。

  按照气体制备方法的不同,工业气体还可大致分为空分气体和其他工业气体两大类,其中其他工业气体又可以细分为合成气体和特种气体。

  空分气体主要是通过分离空气制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用量大,约占工业气体产销量的90%;合成气体主要指乙炔、氢气和二氧化碳,制备方法和空分气体截然不同;特种气体用量较小,但对于纯度、杂质含量等指标要求比较高,经济价值高,是随着电子行业的兴起而在工业气体门类下逐步细分发展起来的新兴起的产业,大范围的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环保、医疗等领域,最重要的包含电子特种气体、高纯气体和标准气体等。

  工业气体通常以压缩或液化状态储存于低温气瓶或储罐内。工业气体的常见物理特性为可压缩性和膨胀性:在温度不变时,施加的压力增大到某些特定的程度,气体可以被压缩为液体;在压力一定时,温度越高分子间的运动越剧烈,有一定的概率会导致容器发生爆炸。工业气体行业由来已久,新领域应用、特种气体发展将成为未来的增长亮点。

  工业气体应用极为广泛,下游涵盖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玻璃、陶瓷、建材、建筑、食品加工、医药医疗等行业。现阶段,冶金和化工行业消耗的空分气体数量居各行业之首。未来,电子、新能源、磁性材料和环保等新兴起的产业的加速发展将极大地拓展空分气体的应用领域。

  空气中主要成分氧气、氮气、氩气化学特性不同,因而使用场景区别较大。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通常在工业生产里作为氧化剂或者助燃剂;2)氮气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常在工业生产里被用作保护气,在天然气管道输送中作为置换气;3)氩气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在钢铁冶炼、电子半导体、晶硅电池、金属焊接等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被用作保护气,在照明工业中被用于填充气体。

  近年来,工业气体在非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中的应用愈加广泛,2015年其占比提升至约50%左右。尤其是医疗、食品、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或成长性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工业气体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

  根据《低温与特气》、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约1500亿元、全球气体市场规模约1200亿美元,国内气体市场约占全球的19%(按中美汇率为6.5:1来计算)。2015-2019年国内气体市场复合增速约为8.7%,全球气体市场复合增速约为6.0%。

  中国工业气体需求增速相对全球更快。2010年以来,我国工业气体占全球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和GDP及工业增加值的变动趋势一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气体消费量仍然处在较低水平。2019年中国人均气体消费量大约16美元/人,远低于美国的54美元/人,也低于西欧的44美元/人。

  全球工业气体第三方供气市场CR4约70%,区域性垄断特征明显。林德集团(2018年10月并购普莱克斯)、法国液化空气、美国空气化学、大阳日酸等四家工业气体生产商2019年总销售额为688亿美元,占据全球第三方供气市场近70%的份额。

  国内第三方工业气体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CR4为50%。国内主要的工业气体厂商包括:1)跨国公司:林德、法液空、AP;2)国内第一梯队:盈德气体、杭氧股份;3)国内第二梯队:秦风、宝气、广钢气体等。

  存量市场中,海外工业气体巨头市占率较高。在国内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初期,其利用资金优势、管理优势、商业理念优势,抢先取得与部分大型钢铁石化行业央企、国企的合作机会。而盈德气体自2001年成立起便深耕工业气体业务,利用民营体制的灵活性实现快速扩张,2017年被投资公司PAG全资收购。

  增量市场中,近两年杭氧股份在第三方新增供气项目中的份额达到50%左右,稳居行业内第一。考虑到公司目前在存量市场中的份额偏低,预计未来两年将实现快速成长。

  (1)中国工业气体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主要涉及到空分设备制造商与化学原料供应商等;

  (2)中游则是工业气体供应商,其中代表性企业有杭氧股份、和远气体等,其中杭氧股份也是上游知名的空分设备制造商;

  (3)工业气体下游应用领域较为丰富,不同气体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在下游应用上有不同侧重,主要应用领域有钢铁冶炼、石油化学工业、焊接及金属加工等领域。

  主要用到的工业气体为氧气和氮气,煤化工行业是最大的氧气需求用户。煤化工的基础是煤气化,通过水煤气反应产生CO和H2。无论是直接和间接煤制油、煤制甲醇、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煤制化肥等煤化工产业,均需要煤气化。氧气在煤化工中的主要用途为气化剂,同时作为原料气参与部分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氮气在煤化工中的用途比氧气多,一是作为合成气的原料气,二是作为净化作用的溶剂,三是作为惰性气体用于密封、置换、干燥和煤粉输送环节。

  主要用到的工业气体为氧气、氮气和氩气等。在高炉富氧鼓风炼铁工艺中,氧气用于炼钢中的顶吹转炉,利用氧气与铁矿中的部分杂质发生氧化反应以降低钢材杂质含量,同时促进燃料燃烧加速反应速度。在COREX炼铁工艺中,利用高压工业纯氧代替富氧,是目前炼铁工艺的主要方向。此外,氧气还用于辅助钢材加工、连铸火焰切割等。氮气主在冶金中主要用作密封气、输送气、保护气、搅拌气、吹扫气等。氩气主要用作不锈钢冶炼中的吹扫气和保护气。

  主要用到的工业气体包括氧气、氮气等,主要用途包括使用天然气或重制油生产合成氨、烯烃类石化产品、为石油开采提供氮气等。氧气用作原料气直接参与氧化反应。氮气是合成氨的原料气,同时可作为保护气、气提剂等,用于密封、置换、干燥和安全保护。

  根据供气模式的不同,工业气体行业的经营模式可大致分为客户自建装置供气和外包供气两种,而外包供气又可分为零售市场和现场制气市场。在中国工业气体市场发展的初期,国内大部分最终用户,尤其是国有大型钢铁及化工企业都是通过自行建造和安装空气分离装置进行生产以满足用气需求。企业自产的空分气体大多数都用在满足生产所需,多余气体大多排空,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20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理念逐步被企业和社会接受,大型专业气体供应商逐步涌现,部分公司开始将用气需求外包,实现主辅分离,我国空分气体外包市场快速地发展壮大。

  预计2025年自制的占比将进一步下滑至36%左右。据统计,2019年我国自制工业气体占比为42%,相较2010年下滑了9pct。西方成熟国家工业气体行业起步较早,目前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2012年其工业气体市场的外包比例就已超80%。相较于外包模式,自制气体时空分设备的实际产量与企业用气需求之间有差异,再加上供气过程不稳定,导致企业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较低,气体浪费现象突出。据中国工业气体协会测算,专业大型空分装置(制氧量5000Nm3/h)的单位生产能耗仅为小型装置(制氧量1000Nm3/h)的1/2-1/3左右,且具有可靠性高、运维成本低、无故障运行时间长等优点。

  根据业内惯例,当企业原有制气设备的产能在1500Nm3/h以下时,利用设备制气的成本比较高,企业更偏向于直接在零售市场采购气体。当企业的原有制气设备的产能大于1500Nm3/h,企业更倾向于和专业的气体供应商合作在现场制气,然后通过零售市场采购部分气体用以平衡日常的用气波动。不同气体外包模式的应用场景迥异,零售市场受益于下游新兴起的产业的高景气未来的占比有望提升。

  近年来钢铁、化工等传统大宗用气市场规模相对较为稳定,用气品类也较为单一。新兴离散用气市场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这一市场的特点是客户对单一气体需求量比较小,但对气体品种需求较多,供气方式以瓶装气体或液态气体零售为主,且盈利能力要远高于管道气。

  以Linde Group为例,企业主要有现场管道供气、液化气体供气和瓶装零售气体等三种供气形式。

  (1)现场制气:对于需求量大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空分气体客户,由低温气体现场工厂供应。公司在这些客户所在地或附近建造工厂,并通过管道直接提供产品。供应合同期限通常为10年至20年,包含最低采购要求(照付不议量)和价格规定。

  (2)批发供气:工厂通常不专属于某个客户,许多现场工厂还为批发商业市场生产液体产品,最重要的包含液态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氢气、氦气等,由公司的工厂用油罐车运到客户所在地的存储集装箱中,这些集装箱由企业具有和维护,并出租给客户。批发业务通常是3-7年的需求合同。

  (3)零售供气:对于需求量小的客户,公司用被称为“气瓶”的金属容器来提供产品,瓶装气体包括空分气体、二氧化碳、氢气、氦气、乙炔等。气瓶可以直接运送到客户的现场,也可以由客户在包装厂或零售店取货。瓶装气体合同通常为1至3年。

  根据Linde Group、法液空各自的《2019年年报》,现场制气分别占据其总收入的24%、26%,对应液态或瓶装气体供应占比约为76%、74%。

  2019年杭氧液态气体产量约140万吨左右,假设空分气体均价约800元/吨,对应液态产品的年收入大约为11亿元左右,相当于气体业务总收入的24%,参照海外工业气体巨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空分设备采取分批交付、分批付款的模式。在合同生效后用户需缴纳合同总价的10%作为保证金,计入预收账款。由于每个客户对设备的需求不同,往往需要单独设计,在设计完成后收取合同总价的20%预收款。在主要生产材料投入生产制造后再向用户收取合同总价的20%进度款。产品生产完成后,实行分批交付、分批付款,交付完成后还要来安装调试,这部分金额大约为合同总价的45%。最后5%的合同尾款作为合同质保金,在设备验收合格并正常运行一年后支付。

  与国际企业相比,中国工业气体企业技术水平较低,接下来要着眼未来,注重技术积累,才能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目前,工业气体行业主要涉及的技术包括气体分离技术、气体提纯技术、气体混配技术、容器处理技术、气体充装技术和气体检测技术。

  气体的分离方法一般来说包括膜分离法、吸附法、精馏法、高效色谱分离法。其中,膜分离法原理是通过浓度差产生渗析渗透达到分离,特点是效率低、纯度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吸附法的工作原理是两相界面上吸附能力不同产生的分离,具有净化效率高的优点,但常规使用的寿命及重复性较低;精馏法主要利用回流使气液混合物得到高纯度分离,适合使用的范围广泛,得到产品的质量纯度较高;高效色谱法通过流动相运动速度不同,使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缺点是分离规模小、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目前,吸附法和精馏法应用最为广泛。吸附法又分为变压和变温吸附法,精馏法可分为连续精馏法和间歇精馏法。

  气体纯化技术主要有化学反应法、选择吸附法、低温精馏法、钯膜纯化法等。这些技术方法的应用使得气体纯化纯度由原有的工业级发展到高纯级和电子级水平,满足了高端电子行业的需求。

  此外,气体纯化技术尤其在特种气体开发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研发标准气体和高纯石油化学工业气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气体混配技术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高纯气体以不同的浓度混合配制而成,且其中各组分浓度为已知的一种混合气体的生产技术。混合气体配制方法常规分为五种,分别为重量法、压力比法、质量流量比法、静态容量法和渗透管法。其中,前三项应用比较广泛。

  通过气体混配技术生产的混合气体是一种高度均匀的、稳定的,且组分浓度值高度准确的气体产品。我国混合气体在电子、化工、医药、卫生、环保等领域得到普遍的应用,还可以被用于手工、机械、半自动及全自动焊接。另外,混合气体还可以被用于气体分析仪器用气、灯具的填充气数字显示管等的填充气、深海呼吸用混合气和金属热处理保护气等。

  工业气体,特别是特种气体对容器处理过程要求非常高,跨国公司均独立开发了配套使用的气体阀门、管线和标准接口,避免了二次污染,大幅度的提升了产品的提纯程度,也提升了高纯气体的产量。

  可见,容器处理是气体提纯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随着行业的发展,气体产品包装容器的处理技术也得到快速的提升,其种类愈来愈普遍,如储存设备的高压蒸汽清洗、机械抛光、抛丸研磨、超纯水清洗、加热、分子泵机组负压置换以及容器安定化技术。

  充装过程是工业气体生产贮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工业气体的储存设备属于特定种类设备,且其具有移动和重复充装的特点,因此更具危险性。因此,气体容器的充装、贮运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定操作,在使用的过程中需定期检验,保证安全。

  气体检测技术利用物质在生化反应或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气体的性质,经过测量气体量的变化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对气体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要。随工业气体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需求量慢慢的变大,新兴行业对工业气体纯度的要求也慢慢变得高,对气体中杂质含量的检测分析,也从早期的常量级逐渐发展到10-6(ppm)级、10-9(ppb)级甚至10-12(ppt)级。

  目前,气体检测的新方法较多,包括阻容法、冷镜法、热导池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光腔衰荡光谱法、可调二级激光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iF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工业气体行业有6家上市公司。其中,专利授权数量前3名的公司分别是华谊集团、诚志股份、杭氧股份,所对应的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1674件、853件、666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气体的需求量不断走高,市场持续不断的发展。为促进行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规范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颁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气体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推动工业气体向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等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对工业气体的行业监督管理采取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下业广泛,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气体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提出未来工业气体行业发展趋势为: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升竞争力;鼓励自主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建立和完善能耗指标,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推进行业知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推行行业信用评估;推动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气体行业发展;全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大范围的应用等。

  根据综合财务指标来看,工业气体行业的收入规模大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13年和2017年增长率较高。行业净利润呈现以2015年为拐点的先降低后逐步增加的趋势,ROE和ROA趋势类似。行业毛利率呈现以2015年为拐点的先降低后逐渐保持稳定的趋势。

  从行业估值和历史比较来看,2015年工业气体的估值与历史比较出现异常高值,其他时间均与全部A股估值相等。单季度营收同比,除2016年的异常高值外与全部A股趋势较为一致。

  工业气体行业估值办法能够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构成,占比分别为78%和21%。18世纪末到19世纪,拉瓦锡、道尔顿等科学家探索出气体液化的现象,利用不一样气体沸点不同的原理实现氮气和氧气的分离,为工业气体行业奠定基础。工业气体产业化初期,氧气大多数都用在医疗行业,在19世纪末伴随乙炔的发现开始步入焊接领域。

  分馏法的发明和应用,极大降低了工业气体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20世纪中期,两次世界大战中运用氧气和乙炔焊炬切割的技术推动了工业气体需求的蓬勃发展。同时,钢铁行业为提高纯度、提高产量,改用氧气喷射法替代早期的空气喷射法。氧气喷射法的推广使得1965年全球氧气产量相比1960年增长了10倍。此外,氮气作为典型的“惰性气体”,被大量用作工业领域的覆盖剂。

  金属预制及生产、餐饮、医疗保健等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拓展了传统工业气体的应用场景。此外,20世纪80年代电子产业的兴起推动了特种气体的需求增长。

  目前全球工业气体市场已相对成熟,包括太阳能、二氧化碳捕集、页岩气勘探、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市场增速相对平缓的背景下,工业气体市场目前存在的两种趋势为公司提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升利润空间提供了机会:

  工业气体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近年来随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外行业巨头逐步加强在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同时国内气体企业也日益发展壮大,行业内的竞争渐趋激烈。在瓶装气体业务领域,由于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对手主要是小型气体供应商。在液态气体业务领域,竞争对手主要是大型工业公司的内部气体生产配套企业。在现场制气领域和管道供气业务领域,竞争大多数来源于于区域内的其他专业气体企业。若企业不能有效应对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带来的不利影响,将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工业气体行业的下业主要是钢铁、化工、光伏、食品、能源、医疗、电子、照明、家电、机械、农业等众多行业。这一些行业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周期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总体发展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宏观经济若产生较动,将会导致工业气体价格波动。

  全球工业气体市场目前已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工业气体市场在欧美日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后逐步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通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八大跨国气体公司(分别为法国液化空气、德国林德气体、英国BOC、美国空气化工、美国普莱克斯、德国梅塞尔、瑞典AGA、日本大阳日酸)以及多个区域性气体公司(例如美国Airgas)。2000-2018年间,德国林德气体通过对瑞典AGA和英国BOC的收购,以及与美国普莱克斯的合并成为最大的工业气体公司,形成林德气体集团,与收购了美国Airgas的法国液化空气分庭抗礼。美国空气化工、德国梅塞尔和日本大阳日酸形成第二梯队。

  所谓替代品是指在功能上实现对另一产品替换的其它产品,它对原来被替代者的威胁大多数来源于于对市场和消费的人的争夺,也就在于对方有没有盈利能力,其产品在质量和功能方面用户的满意程度如何以及用户转向替代品的难易程度。

  工业气体行业目前不存在较为明确的替代品。工业气体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范围的应用于冶金、石油、石化、化工、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在国防建设和医疗卫生领域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工业生产的“血液”。随着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逐步的提升,工业气体在工业生产里的作用日益不可替代。

  工业气体下游需求行业主要是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化肥和煤化工等。这一些行业的发展都不能缺少工业气体产品,这说明工业气体行业拥有一定的定价权;但是工业气体行业的客户一般为大额销售,且目前中国的工业气体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产品及服务的差异化不大,这也为下游需求行业提供了较大的议价机会。

  工业气体对下业的议价能力,主要根据产品本身的属性。整体看来,高端产品对下业的议价能力较强,低端产品对下业的议价能力较弱。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的上游主要为专业气体制造业,该行业对工业气体成本影响较大,上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的过程中,无疑将使产业链形成向下积压的过程,即上有空分领域议价等能力将逐步的提升,且有向工业气体领域进行产业链延伸的趋势,因此工业气体对上业的议价能力较弱。

  潜在进入者是影响行业竞争强度和盈利性的又一关键要素,他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要求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而在如今的工业气体市场,任何新的组织的进入都会对原有组织的造成威胁,这种威胁大多数表现在对下游市场需求量的争夺和对上游市场资源的分流上。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快速地发展,吸引众多的企业争相进入该领域,这一些企业可以分为3大类:国际工业气体巨头如林德、普莱克斯、空气化工;国内专业气体运营公司如盈德气体;从空分设备进入工业气体运营的本土企业如杭氧。

  SWOT分析作为一种企业战略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价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企业内部拥有的资源、外部面临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企业的战略、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L气体公司在运输方面拥有一支精良可靠的危险化学品专业运输车队,能高效、安全的为客户提供运输配送服务;在品质方面,公司配备了国内先进精确的各项气体检测设备,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在气瓶的安全使用方面,公司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核准,成立了气瓶检测检验机构,能高效、准确、及时的对铝合金无缝气瓶及钢质无缝气瓶进行全面的检测与评定。同时L气体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逐步的提升核心竞争力,锻造了一支气体行业的精英队伍。公司现拥有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及多名持证上岗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操作人员、气体充装人员、气瓶检测工作员、危险化学品的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等,为公司的安全供气、质量保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销队伍年龄、学历、能力与公司营销需求不一致,公司在经营销售团队建设方面欠缺实际行动,而且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留住关键营销人才,造成目前公司产品质量优秀,但营销质量却下滑。L气体公司销售地域太集中,大多都集中在本省附近,没有开阔其他地域,而本省内部气体公司不断增多,造成公司市场占有率下降。L气体公司广告和研发投入不够,广告上不舍得花费,研发上没有创新产品,目前都依赖于公司已有的信誉和技术。

  国家很看重中国工业空气行业的发展,拥有非常良好的行业背景。国家很看重中国工业空气行业的发展,针对大型空分设备,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大型空分设备国产化,在环保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环保标准,促进工业空气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外企的入侵是国内气体公司面临最大的威胁,国外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和规模,其产品创新性强,价格也有明显优势,让国内气体公司不得已用降价来维持市场占有率,利润空间被挤压。技术产品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七代,虽然技术上的含金量提高,但是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相对提高,新的制造工业气体机器在这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使国内气体公司处于市场之间的竞争的不利和被动位置。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上海石化(600688)、诚志股份(000990)、杭氧股份(002430)、华谊集团(600623)、创元科技(000551)、中泰股份(300435)、金宏气体(688106)、华特气体(688268)、和远气体(002971)、金通灵(300091)、凯美特气(002549)、南大光电(300346)、昊华科技(600378)、雅克科技(002409)、郴电国际(600969)、正帆科技(688596)等。

  苏州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气体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既生产超纯氨、高纯氢、高纯氧化亚氮、其他超高纯气体、混合气等特种气体,又生产应用于半导体行业的电子大宗气体和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的大宗气体及天然气。2017年公司被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气体行业领军企业”。公司7N电子级超纯氨项目获得了江苏省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并先后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专利优秀奖”,被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评为“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入选了“国家火炬计划”等。

  湖南凯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湖南岳阳市,是一家从事气体开发、应用、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专业性公司。主要生产优质食品级二氧化碳和干冰。

  经过多年的发展,凯美特气已成为中国国内以化工尾气为原料,年产能最大的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生产企业,是我国液体二氧化碳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行业内有着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其基本的产品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年产能31万吨,其中本部年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8万吨,全资子公司安庆凯美特年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10万吨,全资子公司惠州凯美特年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13万吨、干冰2万吨。

  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特种气体国产化,打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面板等高端领域气体材料制约的民族气体厂商,主营业务以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核心,辅以普通工业气体和相关气体设备与工程业务,提供气体一站式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司的技术积累日益深厚,已获授权专利87项、参与制定28项国家标准,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02专项)中的《高纯三氟甲烷的研发与中试》课题、广东省教育厅产学研结合项目《半导体材料用氟碳系列气体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重点项目《平板显示器用特种气体》等重点科研项目,并于2017年作为唯一的气体公司入选“中国电子化工材料专业十强”。

  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多年来服务于中国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光纤制造以及生物制药产业,向客户提供制程关键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正帆科技是一个志存高远、力争基业长青的企业。我们致力于向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正帆科技年轻、专业、充满了许多活力和激情的专业化团队立志为实业兴国和技术兴国的民族理想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向客户提供电子级超高纯特种气体和湿化学品等电子材料和相关气化供应系统和特种装备,以及快速响应,设备维保和TGCM等增值服务。公司基本的产品包括工艺介质供应系统、高纯特种气体、洁净室配套系统。公司曾获得第三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电子化工材料专业十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

  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2020年1月13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主要股东有湖北省交投集团、长江证券等,现为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一直致力于各类气体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以及工业尾气回收循环利用,主要产品有医用氧气、工业氧气、食品氮气、工业氮气、氩气、氢气、氦气、天然气、二氧化碳、乙炔、丙烷、各类混合气、特种气等多种气体,主要满足化工、食品、能源、照明、家电、钢铁、机械、农业等基础行业和光伏、通信、电子、医疗等新兴起的产业对气体的需求,是国内知名的综合型气体公司。

  林德(Linde)来自于欧洲,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气体和工程公司之一,2020年销售额为270亿美元(240亿欧元)。每一天,我们矢志不渝,践行企业使命——精益丰产,惠泽全球,以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同时保护我们的地球使之可持续发展。

  林德所触及的终端市场涵盖众多行业,包括航空航天、化工、食品与饮料、电子、能源、医疗健康、制造业以及初级金属等。而林德所生产的工业气体则应用于各种领域——从医院用氧到用于电子行业的高纯及特种气体,再到用于清洁能源的氢气等。同时,林德还提供一系列前沿的气体处理解决方案以支持客户业务发展、提升效率并减少碳排放量。

  成立于1902年的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气体和医疗气体和相关服务的供应商,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104亿欧元。该公司向众多的行业提供氧气、氮气、氢气和其它气体及相关的服务,目前,其在七十多个国家拥有约三万六千名员工。液空集团以一直更新的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秉承法液空集团的一贯承诺: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对生命的保护,帮助用户生产众多的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产品。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是巴黎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在福布斯2005年的世界500 强中,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排名第354 位,稳踞气体行业榜首。

  大阳日酸株式会社成立于1910年,是日本最大的工业气体和空分设备制造公司,位居全球工业气体行业综合排名前五位。

  2007年9月,大阳日酸株式会社与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签订了大型工业气体项目,投资总额为7225万美元。12月,大阳日酸株式会社决定把中国总部设在长兴岛。2008年5月,大阳日酸株式会社先后在长兴岛成立了大阳日酸(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大连长兴岛大阳日酸气体有限公司。大阳日酸(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中进驻的第一家外资企业中国总部。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机械制造、光纤光伏等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新兴分散用气市场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其对单一气体需求量比较小,但对气体品种需求较多,供气方式以瓶装气体或液态气体零售为主。

  对于数目众多、用气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工业用户而言,目前则主要改为采用外包给专业气体生产企业供气这种更经济的模式

  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展,特种气体的品种也与日俱增。随着非低温气体分离技术(吸附、膜分离)、混配技术和提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特种气体产品逐步走向市场。

  尾气回收可以帮助产生尾气的企业达到低成本的危废处理、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尾气的循环利用,丰富专业气体生产企业自身的上游资源,并创造经济效益,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巨大。

  国内专业气体生产企业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对研发技术也慢慢变得重视,一部分生产、检测、提纯和容器处理的技术已达到国际标准。部分领先企业已掌握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测试方法,并能够自主生产现场分析仪器,其中许多仪器已为标准配置。

  国内专业气体生产企业亟需整合行业内资源,发展壮大,才能与国外公司展开全面竞争。


微信扫一扫

手机官网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