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我们国家的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习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徐州坚定不移沿着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坚决扛起为江苏拓展纵深、打造支点的使命,在攻坚克难中保持经济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在重点重抓中厚植产业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
坚定必胜信心,埋头苦干实干。冬日的徐州,记者进企业、看城市、访乡村、走景区……从一个个鲜活的镜头里、故事里,看到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看到实干争先抓落实的坚实步履。
11月29日,盒马鲜生淮海经济区首店在徐州云龙万达广场开业,现场人潮涌动,人气爆棚,成为全市消费领域的一大盛事。据统计,开业前三天,盒马云龙万达店客流量累计达17万人次、销售全国第一,带动云龙万达广场客流量达33万人次。以“首店首发”经济效应带动了所在商圈的消费活力。
首发经济重点在“首发”二字,包括首次发布、首次秀演、首次展出、首次开设门店等。其作为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的关键,是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国际竞争力、品牌形象和开放度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慢慢的变多的知名品牌“首店”进驻徐州,营造消费新体验、新场景,满足消费新需求,进一步激活商业区域客流量,成为徐州消费市场的新亮点。
茶饮手作工坊“拾柴手作”今年8月来到徐州,推出的城市限定款——金丝馓子花生牛乳雪糕,格外受年轻群体喜爱,在小红书上成了“爆款”。
在金鹰上街的KUMO KUMO徐州首店,爱马仕橙色的门店特别吸睛,现场烤制的芝士蛋糕口感松软、给人惊喜。
高端型汽车产业纷纷“驶进”徐州。广汽埃安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广汽昊铂(徐州首店)、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仰望(苏北首店)、特斯拉徐州首店、京东养车徐州首店等一批首店新进落户,形成了集汽车新品发布、展示、交易于一体的首发经济生态链。
文化娱乐首店也竞相落户。X超能跑酷运动馆、橙月酒吧、一尺花园等徐州首店,钟书阁、新淮中心CGV影城和启迪乔波滑雪场等淮海经济区首店品牌,成为淮海经济区年轻人新晋打卡地。
于消费者而言,首发经济能刷新体验感、满足新鲜感、给到追求感,有利于引领潮流;对企业来说,首发经济能激发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升级,给公司能够带来更大的商业机会和利润空间。
今年以来,我市快速推进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全力发展首发经济、品牌经济,高端品牌、新进品牌不断涌现,今年新增200多家首店,盒马鲜生、荟品仓等一批高端新业态企业落户徐州,京东MALL等新型卖场加速推进。金鹰国际设立苏北首家国际消费城市离境退税商店,增加国际消费功能元素。
首发经济为促进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提质拓展新空间,进一步提振内需,释放消费新动能。2024年1—11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52.7亿元,同比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全省1.9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4734亿元、同比增长6.5%。
“没见过哪家公司既能提供产品,又这么懂技术原理!解燃‘煤’之急必须和你家合作!”12月20日,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安科技)销售总经理王士华收到了一条来自山西阳泉的信息。
来到吉安科技的研发实验室,桌子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塑料杯,里面装着颜色各异、材质不同的固体粉末,这些就是阻止煤炭发生自燃或燃烧的新型材料。王士华拿起其中一瓶看上去像白色泡沫的固体说:“可别小瞧了普瑞特Ⅱ型防灭火材料,这是我们的主打产品,从立项到正式上市花了近十年时间。”
“解燃‘煤’之急其实是对煤自燃防治最形象的说法。”王士华解释道,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压舱石”,50%的能源供给来自煤炭,而煤炭自身又具备自燃属性。
煤自燃的原理、涉及的灭火材料以及生产设备……吉安科技把领域内能做的研究细分再细分,逐一立项研究用专业化的成果转化方式来解决行业的结构性问题。
去年,习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水平发展这个第一个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18年获批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获批江苏瞪羚企业。用“厚积薄发”这个词来形容吉安科技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拥有5000平方米机械电气加工车间,3600平方米灭火材料实验室,在临沂还建有11000平方米化学材料标准厂房,防自燃材料年产达到10万吨。”目前,围绕徐州总部和临沂分公司材料生产基地,吉安科技在全国建设了22个销售中心,近三年服务了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电力企业和煤炭运输企业超过600家。
不仅是吉安科技,徐州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徐州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2位;2023年度江苏省科技奖徐州29个项目获奖;今年徐州新增(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2289家……徐州锚定打造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高能级科创矩阵,抓住“关键变量”,实现“最大增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充电需求的日渐增长,移动充电正在成为固定充电桩的重要补充。近日,随着市重大产业项目——沛县戨达新能源装备项目投产运营,一批批“移动充电宝”将陆续走向全国,缓解电动车充电难题。
在戨达(徐州)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移动储能充电车生产线上,无人驾驶模块安装检测,航吊、雷达、充放电模块安装,螺丝固定等工序有序进行,经最终检测后迎来下线。
“戨达新能源主要制造移动储能产品,分三个系列,一是移动储能充电车系列,二是充固定电桩系列,三是两轮电动车共享换电系列。目前销售团队正开展海外业务。”戨达(徐州)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敏明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这种移动储能充电车部分产品处于试运行阶段,第一批正式下线后进入量产,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车辆与能源网络的融合,还在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徐敏明说,当“移动充电宝”这个“电力搬运工”遇见光伏等绿色能源电站,将会打开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
戨达新能源装备项目总投资3.6亿元,建成后实现年产40KWh-2000KWh储能移动充电装备6000台。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部分产线试生产。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亿元,税收3000万元,带动就业100人。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招商引资进展有序,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项目支撑有力,带动工业投资提高13.8%、固定资产投资提高7.6%,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自市发改委的统计表明,截至11月底,23个年度实施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6.1亿元、完成率113%,其中20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82亿元、完成率133.6%,徐州经开区比亚迪刀片电池、邳州大晶光刻胶、铜山(徐州高新区)先导半导体薄膜材料等12个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产线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208亿元、完成率114%。其中,222个“343”创新产业集群项目,完成投资1166.5亿元,占全市总体完成投资的96.6%,丰县鑫皓泽新能源车辆制造、沛县汉御微传感器、新沂新凤鸣聚酯纤维、睢宁天虹高端纺织面料、贾汪朗欧生物医药、鼓楼高端电子科技类产品配件研发生产、泉山恒日昇电子信息材料等141个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产线投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呈现“提档加速、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外立面重新粉刷、增设了健身设施、添置了监控装置、加大了路灯密度……小区改造后,更干净、更漂亮了。”铜山区北京路拆迁西院的居民孙大爷没事就在小区里转转,崭新的小区改到了居民的心坎里。
美好生活,民生为要,我市从始至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根本立场,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绩实效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
改造老旧小区59个,完成投资4.8亿元,惠及居民19431户;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7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356部,完成投资2830万元;实施房屋征收128.23万㎡;城中村改造10个项目,征收1.27万户、筹集安置房2.44万套;
“城”为人而建,“市”因人而兴。一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惠民生”的实事做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月,张婷婷拿到了期待已久的上房钥匙,奥园玖珑天境业主们喜提新房;8月,翠湾中城首批交付,交付当天78户业主实现了“交房即拿证”;10月下旬,建发和玺提前两个月交付,高品质住宅受到业主的交口称赞;
让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2024年以来,我市全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截至目前,完成保交房21155套,交付率81.54%,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保交房年度目标任务的设区市。
居者有其屋,是基本的民生保障。毕业以后,王玲玲怀揣着奋斗梦想,选择了在徐州工作、生活,12月23日,她在二期公共租赁住房欣缘公寓小区办理了入住手续。“今天起,在万家灯火中,终于有了属于我的那一盏。”王玲玲开心地说,“自此,我对这座城市有了归属感。”
在住房保障体系的统筹下,慢慢的变多的青年人在公租房里实现了“安居梦”“奋斗梦”。
2024年,我市全力推进安居工程。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614套,基本建成2960套,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加快建设市第三期公租房,已完成主体工程单体验收,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实施房屋征收441万㎡,新开工安置房34873套,基本建成38954套,保持全省前列。
11月27日,徐州城北城市客运换乘中心施工现场“热度”和“速度”丝毫不减,建设者呈现出大干快干的火热景象,以“满弓”的状态全力冲刺,掀起项目建设的“冬季攻势”。
进入数九寒冬,繁忙的建设场景在徐州比比皆是。2024年,徐州大力实施两重两新项目,五大类、100项城建重点工程已开工81项,完成投资272亿元。
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筑牢建筑业发展基础、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不断的提高城市生态颜值……2024年徐州为人民建好城市,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国潮汉风年,地道徐州味。12月14日至15日,2024徐州文旅推介活动亮相沪苏。深厚的汉文化、地道的徐州美食,为两城市民带去全新的徐州印象。
“淮海老腔唱响徐州味道。”承担此次文旅推介表演任务的江苏省柳琴剧院院长韩梅,不仅操持着演出协调工作,还要抽出时间组织宣传片拍摄,忙得不亦乐乎。
“用民间传统文化激活城市旅游,做足徐州文章,彰显徐州味道。”韩梅不但深谙舞台艺术,对现代文旅也多有研究,每有徐州重大文旅活动,皆带领剧院热情参加,主动融合。由省柳琴剧院运营的回龙窝国潮汉风馆,已成为徐州汉文化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通过“小剧场+”的模式打造“有戏、有茶、有学、有玩”的场馆IP,今年1月,国潮汉风馆提档升级,用常态化的特色演出引流。每至双休和节假日,馆里的汉乐排箫、唢呐演奏、淮海老腔、汉乐、汉舞等节目穿插上演,地道的徐州味演出赚足了人气。
“我们改变了原先卖门票为免费观光、付费喝茶,丰富场景体验,拉动了人气,增加了收入。”国潮汉风馆负责人吴波一专多能,忙时组织演出,闲时手绘扇面,亦成为馆中一景。
随着大众旅游进入发展新阶段,文旅消费需求发生着深刻变化。今年,继特种兵式旅游之后,沉浸式文旅在徐州成为热点。徐州多部门协同发力,推出一项项文旅商融合的沉浸式文旅活动,催生了源源不断的流量和热度。
积极拓展“美食+旅游”文旅消费新模式、培育新热点,徐州文旅挖掘徐州历史人文之宝、山水风光之宝、美食佳肴之宝,根据不同季节推出美食地图、赏花地图、冰雪游线等,持续优化旅游服务产品供给。
文化街区人潮涌动,文博场馆活动丰富,非遗展演各具特色……不断涌现的新玩法、新业态、新场景,吸引了八方游客来徐旅游观光。“我在户部山体验了美食,看了场脱口秀。在回龙窝换上汉服,听了汉乐。”上个双休日,两名来自山东的女大学生在彭城七里向记者分享了多彩的徐州之旅。
因美食而动,寻美味而游,“文旅+”消费新模式,擦亮“国潮汉风”“快哉徐州”品牌,让“宝藏徐州 好吃好玩”可及可感。
据省文旅厅监测数据,1-11月徐州重点景区去重后共接待游客6186.10万人次、游客消费207.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5%、20.98%,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法定节假日(30天)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224.28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达56%、较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5.8%。
下一步,徐州将重点实施文旅品牌打造提升行动、文旅发展空间拓展行动、文旅消费服务促进行动、文旅融合业态创新行动、文旅市场环境优化行动,促进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每天,邳州市区近1000吨的生活垃圾从城市各个角落送到这里,变成约4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产生的渗滤液经过净化处理能循环利用,炉渣可以制成混凝土砖块,全程绿色、生态。
这里就是“江苏工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江苏省首批生态文化宣传示范点”——光大环保能源(邳州)有限公司。整洁宽敞的道路和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占地面积约100亩的厂区如同一座花园,没有丝毫传统垃圾处理场所的刺鼻异味。
“垃圾焚烧发电,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变废为宝的过程。”光大环保能源(邳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宜波介绍,“我们配置有两台日解决能力为300吨的垃圾焚烧炉以及一台日解决能力为600吨的垃圾焚烧炉,同时还配备有两台12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日解决能力达到1200吨,目前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生态理念,体现在生产的多个环节中,灰、烟、废水和炉渣全部得到妥善处理。
焚烧后的垃圾重量减轻75%左右,体积减少约90%。焚化一吨垃圾只产生3%到5%的飞灰,经过螯合稳定化处理,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标准后,再运输至飞灰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光大环境自主研发的烟气处理净化技术,处理后的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生活垃圾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有关标准,在厂内进行全量循环利用;炉渣经过综合处理,可以制成混凝土砖块,用于道路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
传统印象中,群众对垃圾焚烧厂退避三舍,然而作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和“江苏工业旅游示范点”,光大环保能源(邳州)有限公司经常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我们投资近300万元打造了VR展厅和科普宣传阵地,市民能够最终靠大屏幕一览无余地了解到垃圾变成电力的全过程。针对不同人群的兴趣特点,我们分别采取对话交流、政策咨询、现场观摩、观看科普视频等形式,不断的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赵宜波说,公司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慢慢的变成了徐州的一张绿色名片。
今年,我市制定了《徐州市2024年度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全年共有98家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同比增长9.2%,总投入达27237万元,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人一张表格,先吃后填,好吃的、不好吃的都可以说。”百珍堂负责人郝刚这几天在店里组织了一场“试吃会”。一群满头白发的大爷大妈涌进百珍堂,中间的方桌上摆满了各种徐州当季特产。郝刚在一旁招呼着。食客们也不客气,纷纷大快朵颐,这个说小孩酥够新鲜,那个说山楂条对口味,也有人嫌黑蒜的甜度太高……
同样是社区小店,百珍堂世贸店的“徐州土特产供销”格外不同,店里挂满了当地农人的故事海报,销售的大多数都是当地农产品。
“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个大命题在热热闹闹的小店里变得可感。别看农产品不起眼,却是城乡融合的好桥梁。
从生产端看,徐州各地农特产品较多,小规模种植普遍,中小农户无法把土特产送到城里;从消费端看,城市社区居民对农产品具有旺盛的需求。建立徐州土特产销售店解决这种“村民有鲜卖不出、市民想吃买不到”供需匹配不畅问题,在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同时,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金丝皇菊花茶,是这场“试吃会”上公认的好产品。作为徐州土特产品的乡村买手,郝刚开始忙碌起来,每周去往新沂市和铜山区的次数更频繁了。
其实,郝刚已经在徐州物色了很多土特产,他每周都要去金丝皇菊生产厂商、种植基地,进大棚、看长势、问产量、测农药,最终敲定了能入驻百珍堂的土特产。于是金丝皇菊以及一幅种菊花的农人海报,被摆进了百珍堂。不仅金丝皇菊,丰县牛蒡茶、邳州银杏果、睢宁大王集香肠、大沙河苹果、徐州老八样、徐州贡菜等经过百珍堂的精美包装,销往了全国。这让无固定销路的农户喜上眉梢。
一头连农村,一头连社区,这是百珍堂助农增收的关键,百珍堂还推出由社区达人担任“农产品推荐官”以及线上商城,让城市居民亲眼见、亲口尝、放心吃,最终实现了优质农产品进城、社区居民消费乡村的双重目的。
连接城乡的社区小店背后藏着全市城乡融合的大乾坤。徐州通过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和学习贯彻“千万工程”,进一步将城与乡放到一起谋划、一体推进。截至2023年底,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比连续11年呈缩小态势,上半年已下降至1.6:1倍,远低于全国2.39的水平。
接下来,徐州仍将继续擦亮均衡协调这张“金名片”,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健全农产品销售经营渠道,推动城乡融合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强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体融合。
微信扫一扫
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