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资讯

硅烷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5-17 技术资讯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是通过采购焦炉煤气、硅粉等原材料,依托核心生产技术和先进的工艺设备,在特定温度压力下进行气固相反应,生产并向客户销售高纯度、满足各领域应用的特种电子工业气体来实现收益。公司具体的商业模式如下:公司负责统筹研发技术,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化学601117)赛鼎工程公司等单位做研发合作,为公司产品研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公司在硅烷厂设有省市级研发中心,负责一线研发技术,在实践中改进技术工艺。目前公司已完全掌握了“ZSN法高纯硅烷生产技术”的核心技术,人员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企业内部已形成了一支具有研发、改造、生产能力的技术团队。公司研发设计流程遵循ISO9000标准流程,公司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持续地改进整套生产的基本工艺,在工艺、装备、转化率上混合了多项技术,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性发明。公司一方面掌握市场客观需求,一方面参照国际新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与应用,同时结合相关国际、国家标准,形成了从市场、技术、工艺等多方面参与的设计开发评审制度。公司研发的区熔级多晶硅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进口产品基本一致,正在进行产业化建设和市场投放。公司氢气生产装置、硅烷生产系统运行平稳,公司的生产主要是利用焦炉煤气生产氢气;利用硅粉、氢气、四氯化硅等生产高纯硅烷。企业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依照产品市场趋势、客户订单需求、产品和原材料库存等因素,下达生产任务组织生产,生产线连续化、不间断生产,充分保障产品的交付。公司结合市场整体情况、自身生产能力和经营目标确定下一年度主要产品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企管部组织编制各专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生产管理部组织编制具体生产计划,同时根据销售部门反馈的市场销售情况调整产品生产数量及具体型号。在生产过程中,公司生产管理部负责生产工艺管理,制定产品工艺技术文件;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操作程序,控制各项工艺指标,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环保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环保问题进行全程监督;质量管理部按相关标准对原材料-中间品-产成品的全流程质量控制进行管理。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模式。公司根据不同区域市场情况组织成立专业化的销售团队,公司销售部根据市场行情、生产计划及客户实际需求,与客户一般签订框架合同,合同主要对销售期限、产品规格、数量和单价确认方法、结算方式和期限、送货和运输方式、产品验收方式等进行约定。公司根据产品综合成本、商品市场供需情况、原材料供应情况等因素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公司的主营产品具有较强的品牌公信力和行业影响力,已在下游的行业中建立了良好口碑,形成了一大批稳定的优质客户。目前已积累了TCL华星、隆基股份、惠科电子、京东方、爱旭股份600732)、东方日升300118)、神马股份600810)、爱旭光电、金宏气体、华特气体、通威股份600438)等一批市场领先的重要客户。公司主要是通过销售特种电子及工业气体来满足下游客户的生产需求盈利,同时提供技术服务也是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之一。下游客户如有技术上的需求,公司会指派业务员给予帮助,让客户满意。而随着公司技术工艺的提升,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公司的生产经营具有可持续性。2023年,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加强团队管理,鼓励技术创新,在提高产值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源,注重风险防控,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随着资本市场对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关注度的显著提升,以及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主营业务发展良好,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0,685,553.09元,同比增长17.55%。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为682,893,940.09元,同比增长5.21%,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硅烷气等产品产销量的增加,相应的原材料等营业成本也在增加,营业成本的增长与营业收入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234,961.27元,同比增长62.98%,主要原因4、报告期内,本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742,760.42元,较上期增加了331.73%。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解付较上期增加较多,同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经营活动流出较上期减少较多所致。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细分行业“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氢气和电子级硅烷气,属于气体行业。氢是主要的工业原料,也是最重要的工业气体和特种气体,在石油化工、电子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加工、浮法玻璃、精细有机合成、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电子级硅烷气主要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用于特殊层膜的生产,下游的行业包括半导体行业、显示面板行业、光伏行业、负极材料等,均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氢能及电子特种气体的支持政策,比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氢能,《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推动氢能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完善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等设施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都包含了电子特种气体,《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电子气等新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列入“第一类鼓励类”产业。公司基本的产品为氢气和电子级硅烷气。公司的氢气多为相邻区域“中国尼龙城”尼龙产业聚集区的关联客户,作为本区域内最大的氢气供应商,市场竞争较为稳定。电子级硅烷气从产品质量上来看,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满足目前下游市场对硅烷气质量的要求。下游的行业包括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负极材料等行业,随着光伏、硅碳负极材料的发展,对高质量气体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影响的重大事项有:一是公司募投项目一期硅烷装置冷氢化系统技改项目于2023年4月试生产,6月底暂估转固,改造后的冷氢化装置,三氯氢硅的产能由1万吨/年提升至5万吨/年;二是公司电子级(区熔级)多晶硅项目上半年和相关的下游客户也做了接洽和认证,目前直径为130毫米的区熔硅料已经获得下游企业的初步认可,正在积极测试直径150毫米的产品,同时正在推进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是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等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主要应用于光刻、刻蚀、成膜、清洗、掺杂、沉积等工艺环节。工业气体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空气、工业废气、基础化学原料等,其下游领域包括半导体、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行业以及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在全球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工业气体市场持续稳定增长,从2017年的7,20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43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我国工业气体行业较全球工业气体行业起步晚,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4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95亿元,2010-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4.62%。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42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9.94%。从全球工业气体市场格局来看,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空气化工、大阳日酸、林德集团、液化空气等龙头企业。我国工业气体市场集中度高,CR6约为72%,但头部企业多为跨国企业,国产化率在15%以下。公司核心产品电子级硅烷气属于电子特种气体。电子特种气体是工业气体的一个重要分支,具体产品包括硅烷气、氟碳类、氟氮类、气磷/砷烷、氢化物、光刻气(稀有气体)等,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C)、平面显示器件(LCD、LED、OLED)、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从全球来看,电子特种气体应用于集成电路行业的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71%,应用于显示面板行业的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18%;从我国来看,电子特种气体应用于集成电路行业的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42%,应用于显示面板行业的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37%,高于全球电子特种气体应用于面板行业比例,主要原因在于显示面板产业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基地。集成电路及显示面板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特种气体需求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逐年提高,2021年产量创下新高,达到3,594.3亿块,较2020年增长37.5%,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将引领我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Forst&Sullivan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6.34%,将迎来持续发展期,市场规模扩大将带动整体产业链进入快速上升通道,进一步带动电子特种气体市场稳健发展。市场容量方面,根据TECHCET数据,全球电子特种气体的市场规模2017年约为36.91亿美元,2021年增长至45.38亿美元,2017年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5.30%,预计2025年市场容量将超过60亿美元,2021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7.33%。2014-2020年我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2021年我国电子特种气体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6亿元,同比增长24.86%。其中集成电路及器件领域占比44.2%,面板领域占比34.7%;太阳能及LED等领域占比21.1%。公司根据自身战略发展的规划,确定了硅、氢两条线的战略定位,逐步构建以工业气体为基础、以电子级硅烷气为龙头,向特种气体行业扩张,通过硅、氢延链补链,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业务。公司在现有光伏、液晶面板、半导体等业务领域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将全面拓展硅碳负极、氢能源等方面的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先进技术,最终实现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硅氢材料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公司围绕硅烷主业做大、做强开展工作,继续扩大市场影响力,保持行业龙头领先地位,做优“硅烷科技”品牌。硅烷气产量同比大幅提升,硅烷产品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加快电子级多晶硅下游客户认证及销售;与高校继续开展硅基负极材料等研究,做好研发和技术储备;同时积极探索氢能领域的发展模式。1、公司区熔硅虽然已经投料试生产,但是认证过程环节较多,要求极高,对公司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产品在厂家的认证进展具有不确定性;2、随着硅烷市场的不断发展,虽然下游需求增长迅速,但是行业潜在扩产较多,未来产品价格趋势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内部控制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由于公司进入正常生产经营周期时间较短,各项管理控制制度的执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完善。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人员不断增加,这对公司治理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司未来经营中存在因内部管理不适应发展需要而影响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风险。应对措施:股份公司成立后,公司逐步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公司管理层根据章程制定了适应公司现阶段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并着重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及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依照《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和各项内控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运行,并根据公司的发展管理需要,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避免公司未来经营中存在因内部管理不适应发展需要而影响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风险。控股股东不当控制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控制的河南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省首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本公司54.89%的股权份额。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规章制度体系,在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上对控股股东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第三方的合法利益。未来期间,若控股股东利用其特殊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或其他方式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人事财务、利润分配、对外投资等进行控制,则会对公司、债权人及其他第三方的合法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制定适应公司现阶段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重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及制度执行的有效性,依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和“三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规范运行,避免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企业主要从事特种电子工业气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虽然公司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并且目前各项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但是公司依然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潜在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公司业绩将会面临不确定性。公司作为化工行业生产者,虽然反应副产物可以投入上一环节循环反应,排放污染物较少,公司有专门的污染物排放管理,项目也完成了生产线的环保验收,但若发生安全事故,仍可能造成化学物质泄露及污染环境的问题。应对措施: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已建立了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污染物处理程序,同时由于生产线高度自动化,公司对生产线各环节设置了监控措施,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尽力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由此导致的环保风险。客户集中风险重大风险事项描述报告期内,受工业氢区域销售客户集中、光伏及显示面板行业头部企业集中等因素的影响,2023年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合计销售额占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8.16%,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虽然年年在下降但仍较高。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开拓下游客户的销售领域和客户数量,随着三期年产3,500吨硅烷项目的逐步建成及投产,公司硅烷气的销量及收入将大幅度的增加,客户集中度将有所改善。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微信扫一扫

手机官网

  • 网站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