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驱车前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的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沿着盘山大道一路往上,树影摇曳,空气清新。站在120米高的山顶观景台向下俯瞰,眼前开阔的空地上,大片光伏发电板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恶臭扑鼻、蝇虫连天的垃圾山。
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曾经是南昌市唯一一所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2017年至2021年,因环境问题受周边群众投诉年均1000余件,自2022年以来,这个数据基本实现“归零”。从人们怨声载道的垃圾填埋场到生态花园式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这里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每天清晨5点半,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就开始热闹起来。一辆辆垃圾车载着来自南昌城区的生活垃圾,陆续驶入卸料大厅。随着一车车垃圾被倒入巨大的全封闭负压垃圾仓,几只大型吊爪像“抓娃娃”一样不断将垃圾抓起,或进行分区,或送入炉排,场面颇为壮观。
“每天有300车共25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被运来,在这座负压仓要经过几天的储存、发酵沉降,产生的渗滤液经过处理后变成工业用水在厂内循环利用,而干燥后的垃圾将被送进炉排进行焚烧。”在垃圾仓的操作室,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负责人魏伟东说。
“原麦园垃圾场采取敞开式填埋作业,工艺落后、臭气扰民、渗滤液溢流,极大影响周边居民群众生活,一度被列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的重点问题。”魏伟东介绍,为彻底治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这块“心病”,2020年4月,南昌市对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共1200万平方米、总计1700万吨的垃圾实施终期封场。同时,投资25亿元打造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处理和“零填埋”。
“我们采用‘炉内脱硝+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器+低温脱硝’组合工艺,对生活垃圾进行干燥、燃烧、燃尽3个阶段的高温焚烧。”跟着魏伟东的指引,记者走进一体化系统中控室,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映入眼帘,上面详细显示着各项监测数据:“1号炉膛温度1032℃,2号炉膛温度1033.2℃……”
据介绍,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炉排焚烧技术,同时配置了先进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烟气排放数据及炉膛温度。“通过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使异味扰民和渗滤液外溢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烟气排放指标达到欧盟2010排放标准,我们2020年入选全国烟气减排控制能力企业50强,并于2021年底完成整改销号。”魏伟东说。
环保问题解决了,环境改善了,怎么来实现垃圾资源的再利用,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成为摆在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面前的新课题。
“高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会用于发电,最后形成的少量炉渣能成为环保砖原料。”魏伟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厂内2台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转,1吨垃圾能发电280千瓦时,按垃圾实际处理量来看,不仅年上网电量超过3.6亿千瓦时,还能够很好的满足一部分园区用电。“炉渣还能循环使用,综合利用后能投入市场取得收益。”魏伟东说。
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附近,还有一座厨余垃圾处理厂。一车车餐厨垃圾被送来后,经过分选提油、筛分制浆、破碎分离、集中发酵等不同形式的科学处理,最终或变成化工原料出售,或生成沼气用于发电。“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对环境、人体的危害极大,但在我们这里却是宝贵的‘绿色’生产原料。”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运行部副部长邓丁元说,“餐厨垃圾主要成分是油脂和蛋白质,合理处置餐厨垃圾不但可以避免环境污染,还能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该焚烧的焚烧,能利用的利用。在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的末端处理最后都变废为宝,有了新市场、新出路。按年处理垃圾量约100万吨计算,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2023年焚烧发电量达4.39亿千瓦时,相当于燃烧标煤14.05万吨,实现碳减排量36.8万吨;沼气年发电量0.44亿千瓦时,相当于燃烧标煤1.784万吨,实现碳减排量4.675万吨。
以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为导向,封场后的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也未闲置。为实现“双碳”目标,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前期投资约2700万元,在填埋场已沉降稳定的80亩区域内安装了10556块光伏板,建设总容量约为5.8兆瓦,年平均发电量约590万千瓦时。
“我们整个光伏发电项目远期计划总投资1.8亿元,待整个填埋区沉降到位后,可安装83000块光伏板,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393万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万吨。”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胡康侠和记者说,将光伏建设与垃圾填埋场封场综合利用相结合,在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促进地区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随着演示沙盘自动打开,垃圾仓、焚烧炉、余热锅炉、脱酸塔等模型的指示灯依次亮起,看着面前这套程序复杂却环环相扣、严密配合的垃圾焚烧处理系统,来自南昌经开区的小学生们眼里充满了好奇。
看完沙盘演示,孩子们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前总想明白我们扔掉的垃圾去了哪里,今天不但知道了垃圾的去处,还知道了垃圾有很多用处,回去我要把这些都告诉爸爸和妈妈。”徐文娟小朋友高兴地说。
“自被评为第一批全市‘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我们就正式对外开放,供企业、中小学等社会团体参观学习。”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负责人熊威表示,园区加入了南昌素质教育平台,积极推出群众开放日、融媒体采风、科普教育等公益活动,并于2022年11月与东华理工大学签订实习教学基地协议,助推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学研深入融合,为凝聚生态文明共识搭建平台、提供舞台。2020年4月7日,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被评为第一批南昌市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正式对外开放;2022年被授牌“南昌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2023年获评江西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点。
为进一步美化园区环境,营造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除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厂之外,园区还建设了垂直防渗工程和截洪沟,新建环库区道路全长3.7公里,栽植2万平方米的草皮和灌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没有固体废弃物,没有异味侵袭,麦园重现秀美容颜。住在附近的双岭村村民陈民保打扫完房前屋后卫生,惬意地坐在院子里休息,享受田园生活。“以前垃圾处理得不好,天气一热那味道别提多刺鼻了。”陈民保满意地说,“现在不一样了,垃圾运送进来就仿佛消失了一样,再也闻不到臭味了,我们心里很舒坦。”
“填埋垃圾场转型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南昌市推进生态环保技术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把麦园垃圾填埋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集固废处置、环卫科学技术研发、环保科教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花园式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熊威说。 (经济日报记者 赖永峰 刘 兴)
微信扫一扫
手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