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2024年,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有关分析指出,这标志着我国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决心和力度,随着科学、统一、完善的碳排放计量和标准体系建立,将为碳交易、碳税等政策的实施奠定基础。
“‘双碳’标准、计量工作是支撑碳排放双控实行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碳排放双控,2024和2025年是夯实工作基础的关键时期。”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就《方案》答记者问时表示。
据悉,此次《方案》就进一步强化“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提出了在2024和2025年推进“双碳”标准、计量工作的原则和目标。
标准方面,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研制一批国家标准、采信一批团体标准、突破一批国际标准、启动一批标准化试点。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
计量方面,按照统筹发展、需求牵引、创新突破的原则,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碳计量体系,提升碳计量服务支撑水平。2025年底前,研制20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开展25项关键计量技术探讨研究,制定50项“双碳”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关仪器设施检定校准工作稳步推进。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今明两年,推进“双碳”标准与计量工作目标的明确,标志着我国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决心和力度。这既有助于准确衡量和评估碳排放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带领企业和社会公众形成节能减排意识,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随着科学、统一、完善的碳排放计量和标准体系建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将为碳交易、碳税等政策的实施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低碳智慧园区联盟副秘书长翁晶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以产业园区推进“双碳”发展为例,多年来,在园区低碳和智慧建设中,老园区在“双碳”技术创新及应用场景上需要更新支持时,往往会遇到当地政府、园区运营方、园区企业到底“谁来买单”的难题。而新园区大多“各自为战”,各自建立的管理体系都不一样。此次《方案》提出了标准和计量两方面的目标,既有利于统一管理,又能以此接续更多支持政策,吸引更多资本入局,将有利于促进园区在“双碳”方面的健康发展。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的人介绍,“双碳”标准、计量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密不可分,互为协同。《方案》聚焦当前标准计量工作的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有明确的目的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
具体来看,标准方面的重点任务提出,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快速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纺织、交通运输、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制修订等。制定面向园区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标准。
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加快研制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服务外贸出口新优势。
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修订升级工业通用设备、制冷和供暖设备、办公设备、厨房电器、照明器具产品能效标准,扩大能效产品覆盖范围,加快研制电动汽车充电桩、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站设备等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标准等。
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制定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家用电器等回收拆解标准,研究制定农用机械零部件回收利用有关标准。开展退役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加大新能源产品设备的绿色设计标准供给,加快研制再生塑料、再生金属标准。
计量方面的重点任务则包括,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探讨研究、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探讨研究、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等。
“《方案》提到的16项重点任务,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的碳足迹国家标准研制,和产品能效标准的更新升级,都是顺应绿色发展的新趋势的重要举措。”朱克力指出,这些标准的制定将有利于推动我们国家相关产业的绿色转型,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更加环保、高效的产品选择。此外,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的循环利用标准研制,有助于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方案》出台,释放出鼓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等众多利好信号,是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不过,目前,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仍存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瓶颈、资产金额的投入、政策协同性不足等堵点卡点,需要各界一起努力,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政策协同等,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微信扫一扫
手机官网